Search

【容海恩議員發言】全面檢視和更新《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

  • Share this:

我早前曾在立法會會議上要求政府考慮在大圍興建綜合市政大樓,可惜政府表示沒有計劃。另外,我亦十分關注領展壟斷,罔顧民生的情況,有見及此,我在不久前提出「力促市場健康競爭,制衡領展獨大局面」議案,促請政府正視各區社區設施和服務不足等問題。
地區規劃問題積存已久,但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我支持「更新《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及增加社區設施以優化生活環境」議案,希望政府聆聽市民的需求,善用公共資源,並研究是否可以從批地和地契方面著手,加強對領展的約束和規限。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我在今年11月16日的立法會上,曾就「地區設施的規劃和管理」提出一項口頭質詢,並問及政府有否計劃在人口密度越來越高的大圍,尋找合適地方興建綜合市政大樓,為大圍居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包括街市、圖書館、託兒所、護老院及停車場等。當時,發展局局長在答覆中清楚表明:「政府現時未有計劃在大圍興建新的綜合服務大樓。」不少大圍居民和區議員聽到局長的答覆都感到非常失望和不滿,並質疑政府的地區規劃「離地」,未能滿足市民和社區的實際需要,所以我支持這項議案,促請政府全面檢視和更新現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和相關的城市規劃指引。
除了提出有關的口頭質詢,我在今年11月23日亦提出「力促市場健康競爭,制衡領展獨大局面」議案,希望政府正視各區的社區設施和服務不足、商品和零售商舖選擇不多,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問題,並建議政府推出一些短期措施,包括設立臨時墟市,以及推出以地區為本的先導計劃,在有需要地區興建公營街市,並邀請社 企參與營運,長遠政府應研究在各區興建新型綜合市政大樓,以及改善和提升現有市政大廈的設施,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切合居民需要的社區設施。議案最終是獲得立法會通過。
主席,當日近40位就有關議案發言的議員中,不少都提到,政府應該修訂現行的規劃標準,希望政府可以考慮在一些新發展區,以及人口密度較高,且區內現有設施殘舊不足的地區,興建公營街市。我留意到,食物及衛生局高永文局長在總結發言時提到,政府在較早時候已經將過往按照人口、住戶數目等規定標準,修改為現時較具彈性,可以考慮一籃子因素的標準。在新規劃標準下,對於一些已有領展街市或其他私營街市,而數目上符合政府的規劃標準,政府都可以因其他不穩定因素而考慮是否需要在那些地區興建新街市。但在實際情況下,修訂有關規劃標準是否對市民有利呢?
事實上,根據規劃署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有關公眾街市的條文,原本規定每1萬人口便須提供40至50個公眾街市檔位,但當局在2009年作出修訂,刪除了人口與街市檔位比例的標準,之後政府是否真的可以更彈性地考量一籃子因素,在有需要的地區興建公眾街市?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數。不少市民實際上只見到,東涌、天水圍、大圍等多個地區都出現社區設施、街市檔位不足等問題,對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此外,取消街市檔位的人口規劃標準,卻造成漏洞,就是領展可以無需根據原有規定,按人口提供相應比例的街市檔位,同時亦可將原來規劃為街市的用地,在無需申請兼免補地價的情況下,改為興建商場,為領展帶來更多的商場收益,至於市民卻成為最終受害者。據報道,今年二月底關閉的天水圍天耀街市,正是規劃標準在2009年作出修訂後,領展將旗下街市改建商的一個例子。我們實在不希望再見到類似情況再發生,對居民造成影響,希望政府正視有關問題,並研究是否可以從批地和地契方面著手,加強對領展的約束和規限。
主席,我明白,興建公眾街市要佔用政府土地,並涉及公帑開支,但同時政府亦應顧及市民的實際生活需要,以及經濟負擔能力,我相信如果地區規劃得宜,不但可以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公共資源亦得以善用,對市民和政府都會是雙贏的。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Tags:

About author
容海恩 立法會(新界東)議員 香港執業大律師 一般及家事認可調解員
View all posts